別人的遊戲   主角是你

 

跨過農曆潤六月的第一分鐘,睡意就褪的一乾二淨,

跟這有什麼相關呢? 怎麼也想不起與這有何關聯性。

躺在這個時間點,想起白天一張張從身邊走過的臉孔,

淺淺交談的話語,到底一整天是怎麼經過的不怎麼清楚,

有隻狗的的表情現在倒出現在腦海中,是隻長毛臘腸。

圓呼嚕的眼珠直直地毫無掩飾地向著我望,這雙眼睛讓我想起

心臟突然重重的跳了一下。

拉拉旁邊的小毯子,凱妮絲將自己綁在柳樹上渡過飢餓遊戲的第一晚,

有多少雙觀眾的眼睛直條條地瞪著她,

茶餘飯後,心裡有一些盼望,有一些禱告。

 


這真是個奇特的場景,充滿想像的設定;

一個人吃人的世界,一個階級分明的世界;

一個得服從,接受自己成為遊戲的主角,在遊戲結束後擁有的依然是個沒有希望的世界,

就算贏了仍然避免不了送自己孩子上場的橋段…。

但這些都不是重點,戰勝眼前其他23對熱切的眼睛,滿足幾萬道旁觀的視線,活著才是當務之要。

天阿,多麼冷漠的世界!

 


記得那次,秋初的那場玩躲避球後,我無來由的強脫下你一支球鞋。

你還喘著氣,臉紅咚咚的沒意會過來,一支腳早已光溜溜的只剩白慘慘的襪子。

自從那次後的六年,我們沒說過一句話,國、高中六年也就在一片空白中滑過,

至今我老想起你喘噓噓地臉繃著紅的跌坐在墨汁綠的操場上,

反倒成了那段時間裡唯一的印記。

耳邊好像聽見了喘息聲,在一片追捕竄獵中,

常常吐的整身的酒鬼師父黑密契、演出悲劇戀人的同區出身的比德、眼光獨到又神祕的設計師秦納、戴著粉紅假髮用著都城的假聲說話的艾菲、同盟卻又是對手像妹妹般的小芸…

這些充滿真實感的人物性格,彷彿對街就有個這樣的人物

十二區的認份的生活軌跡,讓一整片的冷漠中多了許多的溫暖,沉甸甸地多了寶貴的重量。

「這些人著著實實地在某個地區安安份份地生活著」我不禁這樣想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ungry games 2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波波的起伏 VS 腎上腺素的噴張  文字在視線中逃竄


晚上夾著奶油吞下的法式麵包這時硬是不願意消化地,在胃裡宣告著。

因為看這本書,這陣子老升起想吃麵包的念頭,

三餐裡陸續出現了鮮奶土司、氣味充足的雜糧,及內容濕軟的義式,

也想學比德撕口麵包沾巧克力,但最後是沾巧克力牛奶過足乾癮。

總覺得書中一直出現的麵包,並不僅僅只因為比德是麵包店老闆的兒子,

而有種土地的香氣在招喚著返鄉的信念

土地的力量也藉由麥子做成的麵包傳送給凱妮絲及比德。


當閱讀進展到快100頁,卻仍然無法對飢餓遊戲凝結出一絲想像;

當飢餓遊戲只剩下最後一位強勁對手時卻出現另一波意外;

當火車在十二區的車站即將靠站時;

我的胃都不自覺地緊縮起來,剛看完書的此時卻是為了電影的強烈期待!

電影裡怎麼體現一波波的起伏腎上腺素的噴張?!

如何將觀眾、遊戲設計師、凱妮絲、比德、黑密契、其他22位對手、資助人…的視線鏡頭交疊出來?!

真是期待!

 

hungry games


 每一個事件的發生,你看到自己如何反應?

 

 生存的條件永遠建構在真實生活中的體驗,

 知識習得、知能實作的交互堆疊才能保有生存的機會,

 巨大的勇氣及 ∞ 愛才能在鬼譎的變化中無懼地堅定存在的價值。

 我  不僅僅是他們遊戲中的一顆棋子。

 讓我們好好地感謝發生    使我們終於有機會開始學會。

 

等不及搶先看 Chapt 1 

 更多作者介紹 

 

 

 

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橘子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